发布日期:2012-08-22 文章来源:未知 编辑:潮人经济文化促进会 文章热度:
潮汕文化,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潮汕人的祖先,是几千年前从中原腹地(今河南山西一带)徒迁福建闽南,再由闽南徒居潮汕。因此,潮汕文化及风俗习惯,一直保留着古中原文化的痕迹,又经过海洋文化的感染和撞击,形成比较独特的风格。韩文公被贬潮州,在潮州府执政时,也对潮汕文化产生深刻的历史影响。潮汕文化形成和演变的过程,以及对当今潮汕人的影响,包括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,是近年来潮汕文化学者不断探究的课题。只有深刻解读潮汕文化,弘扬其精华,剔除其糟粕,才能使潮汕人在政界、商海和文化领域,既能与其它族群和衷共济,又能保持自身的优良传统特色。
一、潮汕字典

普通话字典用四音(阴、阳、上、去),潮汕字典用八音(阴、阳、上、去;平、上、去、入),为什么潮汕话难学,为什么很多潮汕人讲普通话不够准确,让别人一听就知道是潮汕人,问题就不难解答了。潮汕话的口语、俗语中蕴含有大量的古汉语,其部分语音又带有日语、闽南语成份,再加上近代潮汕人飘洋过海,浪迹天涯,华侨经常回国探亲又带来泊来语。潮汕九县分布韩江、榕江、练江三大水系,不同水系居民口音也有差异。因此,潮汕人祖先为了族群统一,文化交流,很早就开始编辑《潮汕字典》这个浩大的文化工程,在印刷技术落后年代,《潮汕字典》曾在香港整理印刷。《潮汕字典》是潮汕话的向导和历史记载。但潮汕口语、俗语、泊来语至今仍然有待收集和整理。例如雅绝(美丽),乐落(勤奋),风时雨(阵雨),红毛灰(水泥),啰哩(汽车)。
二、潮剧
潮剧是全国八大剧种之一,其形式和内容保持着古中原文化气息,但曲牌,乐器则自成一体。潮剧以潮州大锣鼓开场,气势磅礴,曲牌清幽流畅,潮乐如潮菜之清纯和潮汕工夫茶之回味无穷,让人心旷神怡。旧时逢年过节或游神赛会,各乡普遍做戏(演潮剧)或游锣鼓队,借以喧嚷欢乐气氛和提高文化品位。潮剧作为全国优良传统剧种,多次上京表演,演出团队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亲切接见。《潮州歌》编印成册并在过去民间广泛流传,《潮汕小品》在近期的迅速兴起,是《潮剧》的互补和潮汕文化的延伸。
三、潮州菜
潮州菜既归属于粤菜系又有独创的特色和风格,潮州菜随着潮汕人飘洋过海,在世界各地和国内各城市均成为人们值得品尝的优良菜系。潮州菜以用料考究,加工精细,品味清淡,讲究色、香、味,讲究健康食疗著称。潮汕人都是半个厨师,大部分人都学到一点烹饪技艺。潮汕小食,品种繁多,而且特别考究健康食疗,按照不同的季节气候,结合人体健康需要,过年、元宵做甜粿(糯米加白糖,补中益气),端午节做基粿(苏打加糯米粉,助消化益肠胃),七月半做乌豆粿(米粉加乌豆,利水祛湿)。
四、潮汕工夫茶
潮汕人热情好客,崇尚礼仪,工夫茶是潮汕人待客和消遣的重要方式。茶叶主要有福建安溪“铁观音”、“大红袍”和本地“单枞茶”等均属乌龙茶系列。潮汕茶道确实下足工夫,有独特的茶具,独到的冲泡方法,每个环节都讲究精巧,从家里茶具的摆设,收藏茶叶的数量和质量,便可觉察到主人的身份和生活品位。
五、潮汕老厝 (屋)
潮汕民居有:讲究风水,合理布局,注重生活配套,大规模聚集,防患台风、洪水、盗贼等特点。古时交通不便,潮汕又远离朝廷,故仿照宫廷建筑未受干涉,过去殷实人家喜欢建“四点金”、“下山虎”、“单背剑”、“双背剑”、“驷马拖车”等气势雄伟建筑,加上木刻石雕、彩绘泥塑,不是宫廷胜似宫廷,因此,过去有“潮汕厝、皇宫起(建)”的说法。
六、潮汕祠堂、书斋、闲间馆、寺庙
潮汕历史文化,在古建筑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。潮汕各地村落,遍布祠堂(供同姓宗族大型活动及祭祖之用),书斋(学校的前身),闲间馆(相当于现在的文化室),每个村还至少有几个大小不同,形状各异的寺庙。潮汕人不偏心,什么神、什么佛都推崇备至,从潮汕的宗饲寺庙数量之多,规模之大,潮人感恩精神可见一斑。
七、潮商
历代潮汕人不断向国内外移民,新移民又缺乏土地对日常生活的支撑,因此积聚着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。潮商是我国四大商帮之一,以“勤奋、团结、灵活、豪气”著称,故享有“东方犹太人”的美誉。潮商掘起而且长盛不衰的缘由,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探究。不受过度压缩,敢为人先,对内团结,对外包容,可能是潮商成功的重要因素。外界人士都知道潮汕人有崇尚拜神礼佛,喜欢多生孩子,离婚率最低的现象和特点,其实,潮汕人非常注重和谐感恩,努力排除对创业不利的客观环境和心里因素,当事业成功之后,拜祖祭神,答谢祖先和神佛,同时也不忘支持过自己的人,热心修桥造路、办学校、建医院等慈善事业。潮汕地区的村镇学校,几乎都离不开企业家赞助。普遍潮商认为,和谐感恩行动是事业长盛不败的基石。
八、潮汕华侨
潮汕人早就心中无国界,因此世界上有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。海洋文化的熏陶,确立了潮汕人“四海为家,四海皆兄弟”的理念。如果将潮汕人划分为海外、国内各地和本土三大部分,人口比例和资金实力都比较接近。潮汕人有着强烈的生存能力,历史上天灾人祸时,潮汕人内外互相鼓励接济,过去华侨在困难时期,对家乡、家族、家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潮商巨子李嘉诚先生,先后捐赠几十亿元在家乡办大学、建民居、修桥造路,是潮汕华侨爱国、造福后代的楷模。
潮汕文化八大特色,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。这些特色,对现代潮人的发展,可供借鉴。弘扬潮汕传统文化,是每个潮人的责任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新潮汕人必须慎时度势,保持清醒头脑,解决在文化、理念层面上存在的问题。例如在本土生活的潮汕人存在固步自封、画地为牢;国内各地潮汕人重视拓展社会资源,忽略科学发展;海外潮人也存在第二次创业(二代及以后)和传统行业升级等问题。我们希望潮汕文化能够升级,与时俱进,潮流奔腾不息!
作者:蔡琴亮